专家人才     首页 > 研究队伍
车静  研究员
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学科组
职  务:
学  历: 理学博士
电  话: +86-871-68125516
传  真: +86-871-68125517
电子邮件: chej@mail.kiz.ac.cn
通讯地址: 昆明市盘龙区茨坝青松路21号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50201
其他主页:
  简  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执委 (2020)。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MAB)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http://www.amphibiachina.org/) 负责人。

 

  当选美国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联合学会(ASIH)终身外籍荣誉会员(2019);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2);入选国家级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等称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16);获中国动物学会第一届长隆奖“新星奖”(2020)及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17);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2020)、“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4)、“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等。

 

  学科组于2012年成立,立足中国及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从宏观生物学问题出发,坚持多学科交叉,以整合的方法和进化的视角,瞄准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形成、演化、适应的前沿科学问题及濒危物种保护的重大需求开展工作。在SciencePNASSyst BiolCurr BiolNatl Sci RevMol Ecol等一系列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03SCI论文。牵头出版专著《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进化》,被誉为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里程碑”工作(Dodd. 2021, Herpetol Rev)。

 

  E-mail: chej@mail.kiz.ac.cn

  Tel:   0871- 68125517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6.09-2000.06 学士,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000.09-2003.06 硕士,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2003.09-2006.12 博士,四川大学

  2006.12-2008.09 助理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08.10-2012.11 副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12.12-至今   PI、研究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08.11-2009.04 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1.10-2011.12 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4.01-2015.04 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

  2019.08-2020.03 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研究方向

1.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同时结合形态、生态等多方面数据探讨隐存物种多样性问题,提升我们对中国以及相邻东南亚整体两爬生物区系多样性的系统认识;在进化的框架下,完善两爬物种中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同时利用多基因或基因组信息,解决长期有争议的物种系统演化问题。

2. 物种形成与分化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演变

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尺度区域物种多样性形成和格局演变这一重要问题,致力于开展多物种类群的比较研究,通过宏、微观结合,研究普遍的成种机制和模式,揭示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规律和历史环境因素,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保护提供科学性指导。

3. 适应性进化研究

测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变温动物一系列特殊的表型适应及其进化机制带来了契机。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的研究,以系统的野外观察为基础,结合生态、行为、生理、基因等多方面的综合,探讨两爬代表物种表型多样性的演变与环境适应的关系,进而探讨适应的遗传机制。

4. 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

以中国大鲵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研究。探索就地保护、人工繁育及放流等策略对濒危物种保护带来的影响。

  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国家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及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重点部署项目课题、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及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等多个国家及部门科研计划。
  专家类别
研究员
  社会任职

2018-至今,《Current Zoology》,副主编;

2018-至今,云南省遗传学会,理事;

2016-至今,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学分会,副理事长;

2014-至今,《Zoological Research》,编委;

2012-至今,《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编委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发表论著及论文(请扫二维码获取列表 )

 

科研进展报道(部分)

《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进化》出版(http://www.kiz.cas.cn/xwzx/zhxw/index_22.html

昆明动物所车静研究员与合作伙伴程木昆(Chatmongkon Suwannapoom)博士荣获“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http://www.kiz.cas.cn/xwzx/zhxw/202101/t20210129_5879214.html

车静课题组通过现生两栖爬行动物区系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过程(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10/t20201030_5724631.html

行走在边境:车静课题组的研究为云南省再添5个两栖类物种(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05/t20200513_5578916.html

车静课题组在湍蛙属的多样性及系统演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04/t20200428_5565307.html

车静课题组在树蛙科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03/t20200324_5518680.html

车静课题组SCIENCE发文建议调整中国大鲵保护策略及规范养殖产业管理(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02/t20200228_5506745.html

车静课题组等揭示爬行动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进化的遗传机制(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1902/t20190213_5240237.html

车静研究员当选美国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联合学会终身荣誉外籍会员(http://www.kiz.cas.cn/xwzx/zhxw/201910/t20191009_5405581.html

新华社——科学家发现多个大鲵隐存种 破中国大鲵单物种论(http://www.kiz.cas.cn/xwzx/news5/201805/t20180530_5019345.html

科学网——研究揭示印度板块为物种洲际扩散脚踏板http://www.kiz.cas.cn/xwzx/news5/201811/t20181102_5153441.html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角蟾科物种研究获进展(http://www.kiz.cas.cn/xwzx/news5/201805/t20180507_5006952.html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及工作人员:

柴静副研究员

chaijing@mail.kiz.ac.cn

高伟助理研究员

gaowei@mail.kiz.ac.cn

吴云鹤助理研究员

wuyunhe@mail.kiz.ac.cn

张栋儒助理研究员

zhangdongru@mail.kiz.ac.cn

金洁琼: 高级实验师

jinjq@mail.kiz.ac.cn

沈文菁: 工程师

shenwenjing@mail.kiz.ac.cn

合作访问学者

David M. Hillis: dhillis@austin.utexas.edu

Murphy W. Robert: bob.murphy@utoronto.ca

博士研究生

张 毅(2016级)

Felista Kasyoka2018级)

侯绍兵(2018级)

徐 伟(2019级)

余传鑫(2020级)

易木荣(2020级)

董文捷 (2021级)

Alex Plimo Karuno 2021级)

硕士研究生(20162021

曹如君(2018级)

卢宸祺(2019级)

于中斌(2019级)

冯小刚(2019级)

尹浩萍(2020级,云南大学联合培养)

万 涵(2021级)

荀 皓(2021级)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32号  邮编:650223
电子邮件:zhanggq@mail.kiz.ac.cn  滇ICP备05000723号